河南龍湖國棉一廠遺址東周到兩漢先民食譜的轉變
【摘要】:東周到漢代(770 BC~220A. D.)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歷了由列國林立到國家統一的歷史過程,研究這一時期的食譜變遷對我們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乃至政治、經濟、文化等均有重要意義。龍湖國棉一廠遺址位于河南省新鄭市,北距鄭韓故城30多千米。本研究對龍湖國棉一廠遺址55例樣本(包括51例人骨和4例動物骨骼)進行了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結果表明,從東周(δ~(13)C=-12.7‰±1.6‰,δ~(15)N=7.9‰±0.8‰; n=33)到兩漢時期(δ~(13)C=-15.2‰±1.3‰,δ~(15)N=8.8‰±0.9‰; n=17),龍湖國棉一廠遺址居民食譜發生了顯著變化;人們食譜中C_3食物和肉食資源的比例顯著升高,這可能與兩漢時期小麥的推廣及經濟發展有關。此外,本研究對東周時期生活在鄭韓故城城內和城外地區居民食譜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當時生活在城內的居民食物質量普遍較高;相較之下,生活在防守城邑附近(龍湖國棉一廠遺址)的居民食物質量較差。龍湖國棉一廠人群的穩定同位素數據為了解東周—兩漢時期生業經濟的發展,以及城郊居民的食譜差異提供了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