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林自然遮陰對間作節水抗旱稻光合特性及產量的影響
【摘要】:節水抗旱稻是一類新型的雜交水稻,兼具水稻的高產、旱稻的廣適性特點,是應用于旱地間作的優選作物。為了探明不同密度椰林自然遮陰對間作節水抗旱稻光合特性與產量的影響,以節水抗旱稻(旱優113號)為研究材料,設置3個遮陰處理[分別為椰林株行距4 m×8 m(15%遮陰度)、椰林株行距4 m×6 m(25%遮陰度)、椰林株行距4 m×4 m(35%遮陰度)],以大田單作節水抗旱稻為對照(0%遮陰度),分析林下節水抗旱稻葉綠素含量、光合參數、葉綠素熒光參數和產量的差異。光合特性結果表明:隨著椰林遮陰度的增加,節水抗旱稻葉綠素含量顯著降低,凈光合速率先顯著降低后略增再降,蒸騰速率、氣孔導度和胞間CO_2濃度顯著降低,PSⅡ潛在活性和PSⅡ原初光能轉化效率先顯著降低后略增。當林下遮陰度高于25%時,節水抗旱稻的光合作用受到較大脅迫。產量結果表明:隨著椰林遮陰度的增加,節水抗旱稻的產量顯著減少,但在25%遮陰度內,產量可達4 983 kg/hm~2以上。研究發現,在椰林間作節水抗旱稻模式中,當林下遮陰度不高于25%時,水稻光合作用可正常進行,產量達標,因此推薦間作節水抗旱稻的椰林株行距不低于4 m×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