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meus"></acronym>

  • <td id="0meus"></td>

    <table id="0meus"><ruby id="0meus"></ruby></table>

      <table id="0meus"></table>

        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論文排版

        根區施氮對水稻苗期根系生長及分布的影響

        胡仁  肖大康  丁紫娟  楊朔  李錦濤  黃飛  田應兵  侯俊  
        【摘要】:旨在探明根區施肥條件下不同氮肥品種和施氮量對水稻苗期根系生長和分布的影響,為水稻精準施肥提供理論依據。盆栽試驗以不施氮為對照(CK)并設置2個氮肥品種(尿素U;控釋尿素CRU)和3種施氮量(低施氮量L:0.97 g/盆;中施氮量M:1.22 g/盆;高施氮量H:1.51 g/盆),研究根區施氮對水稻苗期根系生長及其垂直分布的影響。結果表明,移栽后10 d,各處理間無顯著差異。移栽后20 d和30 d,普通尿素根區施肥處理的根系生物量、總根表面積、總根體積、平均直徑、總吸收面積和活躍吸收面積隨著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控釋尿素根區施肥處理的相應根系形態指標則隨著施氮量增加逐漸增大或保持穩定。與CK相比,移栽后30 d UH處理的根系生物量和活躍吸收面積分別顯著降低28.08%和42.49%。移栽后30 d, 0~5 cm和5~10 cm土層各處理根系生物量的大小順序均為CRUHCRUM=CRULUM=ULUH=CK,而10~15 cm土層CRUH處理的根系生物量高于其他處理,比CK顯著提高81.28%。移栽后30 d,與CK相比UL處理的根冠比顯著提高23.08%。移栽后20 d各處理水稻葉片的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差異不顯著。移栽后30 d普通尿素根區施肥處理出現差異,隨著施氮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均增大,其中UH處理的MDA含量最高,比CK顯著提高10.22%~20.80%;而控釋尿素處理的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差異不顯著。根區施肥條件下普通尿素處理的低、中施氮量均能促進水稻苗期根系生長,而高施氮量(1.51 g/盆)則抑制根系生長,即存在燒苗風險;控釋尿素根區處理的低、中、高施氮量均能促進根系生長,無燒苗風險。因此,根區施肥低、中施氮量下可以選擇尿素,而高施氮量水平下宜選擇控釋尿素。

        知網文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7條
        1 丁紫娟;李錦濤;胡仁;徐洲;張丁月;曹玉賢;田應兵;侯俊;;一次性根區施控釋尿素對再生稻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22年02期
        2 胡田田,康紹忠,李志軍,張富倉;局部供應水氮條件下玉米不同根區的耗水特點[J];農業工程學報;2005年05期
        3 任志雨,王秀峰;根區溫度對作物生長和生理代謝的影響綜述[J];天津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4 胡田田;康紹忠;原麗娜;張富倉;李志軍;;根區濕潤方式對玉米根系生長發育的影響[J];生態學報;2008年12期
        5 胡田田;康紹忠;李志軍;張富倉;;局部濕潤方式下玉米對不同根區氮素的吸收與分配[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9年01期
        6 黃春燕,李伏生,覃秋蘭,黃翠珍,羅蘭芬,農夢玲;兩種施肥水平下根區局部灌溉對甜玉米水分利用的效應[J];節水灌溉;2004年06期
        7 劉曉偉;陳小琴;王火焰;盧殿君;周健民;陳照明;朱德進;;根區一次施氮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效果和原理[J];土壤;2017年05期
        8 夏鎮卿;司雷勇;金巖;扶亞芳;王奇;路海東;;根區增溫對玉米幼苗主要代謝物傅里葉紅外光譜特性及葉綠素含量的影響[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20年04期
        9 張志偉;王志強;王瑩;林同保;;上部根區水分脅迫對玉米幼苗根系及地上部生長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3年05期
        10 林葉春;曾昭海;任長忠;李志堅;郭來春;楊學超;王春龍;錢欣;胡躍高;;局部根區灌溉對裸燕麥光合特征曲線及葉綠素熒光特性的影響[J];作物學報;2012年06期
        11 張家春;張珍明;曾宣平;劉漣;周鑫偉;張清海;林昌虎;;貴州地產鉤藤根區與非根區土壤碳、氮、磷分布特征[J];中藥材;2017年11期
        12 邱堯;周冀衡;黃劭理;李強;張毅;劉曉穎;;根區溫度與氮素形態互作對煙株生物量和煙堿積累的影響[J];煙草科技;2015年03期
        13 王旭明;張錚;王海紅;祝鵬飛;王馨;束良佐;;局部根區水氮耦合對玉米幼苗養分吸收利用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0年03期
        14 楊建設,許育彬;論冬小麥抗旱豐產的根區調控問題[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1997年01期
        15 吳昌智;趙海雄;羅興錄;;不同灌溉方式下木薯根區水分空間分布及耗水動態變化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7年07期
        16 王振華;楊培嶺;鄭旭榮;何新林;張金珠;李文昊;;膜下滴灌系統不同應用年限棉田根區鹽分變化及適耕性[J];農業工程學報;2014年04期
        17 李博;何騰兵;林昌虎;樊博;;不同種植方式孩兒參根區與非根區土壤養分特性研究[J];中藥材;2013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9條
        1 羅振;孔祥強;李維江;董合忠;;棉花部分根區灌溉增強灌水側根系水力導度的生理和分子機制[A];2015年全國棉花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5年
        2 束良佐;王海紅;周秀杰;祝鵬飛;;局部根區水氮耦合對玉米幼苗生長的調節作用與機理[A];2009年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代建龍;董合忠;段留生;李維江;;根區鹽分差異分布和不同形態氮素對棉苗吸收主要營養元素的影響[A];中國棉花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4 孔祥強;羅振;董合忠;李維江;;根區鹽分差異分布對棉株體內Na~+再循環及其流動的影響[A];中國棉花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5 羅振;孔祥強;董合忠;;棉花膜下分區交替灌溉與水肥協同管理的效應和機理[A];2019年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9年
        6 代惠萍;馮佰利;高小麗;高金鋒;王鵬科;柴巖;;糜子根系衰老與活性氧代謝研究[A];中國作物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袁嫚嫚;葉舒婭;劉楓;李敏;吳學忠;;不同控釋氮肥對玉米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A];土肥水資源高效利用與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羅錫文;周學成;嚴小龍;;植物根系三維構型原位觀測技術的研究進展[A];農業工程科技創新與建設現代農業——2005年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分冊[C];2005年
        9 趙麗萍;劉家勇;覃偉;吳轉娣;趙俊;楊昆;趙培方;昝逢剛;;甘蔗家系苗期根系性狀差異與地上部相關性分析[A];中國作物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張吳平;李保國;郭焱;張智才;;根系結構生長發育通用模型的研究[A];中國數字農業與農村信息化學術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1 喬亞科;李桂蘭;高書國;畢艷娟;;野生大豆愈傷組織與苗期耐鹽力的相關性[A];中國青年農業科學學術年報[C];2002年
        12 梁繼華;李伏生;梁潘霞;唐梅;馮毅;;分根區交替灌溉對甜玉米水分與氮素利用的影響[A];農業工程科技創新與建設現代農業——2005年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分冊[C];2005年
        13 楊智仙;董坤;董艷;鄭毅;湯利;肖靖秀;趙平;;不同小麥品種生長及根系分泌有機酸特性的研究[A];面向未來的土壤科學(上冊)——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九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14 李向東;嚴美玲;王麗麗;周錄英;;花生苗期不同程度干旱脅迫對葉片某些酶活性的影響[A];山東省植物生物學研究進展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5 劉紅恩;胡承孝;孫學成;譚啟玲;聶兆君;;鉬磷互作對甘藍型油菜苗期磷和鉬吸收累積的影響[A];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16 郭再華;孟萌;侯彥琳;;磷、砷雙重脅迫對不同耐低磷水稻基因型苗期生長及磷、砷吸收的影響[A];第二屆重金屬污染監測風險評價及修復技術高級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7 胡田田;康紹忠;李志軍;張富倉;;局部供應水氮對玉米根區土壤水分狀況的影響[A];現代節水高效農業與生態灌區建設(上)[C];2010年
        18 許有尊;吳文革;;稻草還田和實地氮肥管理模式對水稻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A];華東地區農學會、山東農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交流材料[C];2010年
        19 張志興;陳鴻飛;梁義元;鄭紅艷;林文雄;;不同氮肥比例對水稻強弱勢籽粒灌漿影響的差異蛋白組學分析[A];2008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羅振;部分根區灌溉提高棉花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及分子機制[D];山東大學;2018年
        2 張靜;分根區灌溉對紫花苜蓿產量穩定性和氮磷利用的影響[D];蘭州大學;2021年
        3 胡田田;玉米水氮吸收利用對根區局部供應方式的響應及其作用機理[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4 胡坤;美洲玉米種質漸滲DH系苗期根系性狀的遺傳結構解析[D];四川農業大學;2018年
        5 黃見良;水稻氮素營養特性、氮肥利用率與實時實地氮肥管理的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03年
        6 杜明;寒地水稻高產磷高效根系生理研究[D];沈陽農業大學;2022年
        7 楊小麗;施氮與環境互作對玉米水分生產效率及根系生長的影響[D];中國農業大學;2016年
        8 曹玉鑫;分根區垂向交替灌溉對夏玉米生長、生理及產量的影響機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1年
        9 羅亞輝;氣霧栽培系統根區環境調控關鍵技術研究與試驗[D];湖南農業大學;202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0條
        1 王永久;根區與葉面調理聯合阻控油菜鎘、砷吸收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2015年
        2 王小蒙;根區與葉面調理聯合阻控水稻鎘吸收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6年
        3 柳小蘭;貴州地產山銀花土壤環境性狀及其對山銀花品質的影響[D];貴州大學;2015年
        4 黃春燕;不同施肥條件下根區局部灌溉對甜玉米水分養分利用的影響[D];廣西大學;2005年
        5 楊平飛;分根區交替灌溉對甘蔗生長和生理生化特性影響的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6 劉朵朵;根區供氧對改善油菜滯水生長特性的影響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3年
        7 石玫莉;根區局部灌溉對烤煙生長、水分與氮鉀利用的影響[D];廣西大學;2007年
        8 左方華;鋁誘導柱花草根系分泌檸檬酸及其調控機制的研究[D];廣西大學;2007年
        9 劉詩璇;不同種類氮肥對土壤供氮特征及玉米生長、產量的影響[D];沈陽農業大學;2019年
        10 莊振東;冬小麥—夏玉米輪作體系氮肥去向及平衡狀況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6年
        11 宋娜娜;水稻根系特性對根系碳氮成本影響及其與氮素吸收利用的關系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7年
        12 祝珍珍;棉花氮肥分次施用比例效應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2年
        13 高川;苗期溫光因子對烤煙早花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0年
        14 趙江;不同玉米種質苗期根系性狀的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11年
        15 孫雪文;黃土旱塬春玉米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氮素平衡和經濟效益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2年
        16 王龍;苗期施氮量及插秧穴苗數對墾粳5號產量和品質的影響[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6年
        17 郭連安;綿恢725系列水稻品種根系特性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18 蔡宜響;輪作休耕模式及氮肥減量運籌對土壤理化性質、氮素利用及水稻產量的影響[D];揚州大學;2021年
        19 崔亞俊;玉米不同類型的根系特異性菌群隨根系生長發育的動態變化[D];合肥工業大學;2020年
        20 鄧丹;根系結構對水稻吸收砷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氮肥深施好處多[N];西藏日報;2004年
        2 王麗明 陳科;優質品種“牽手”栽培良法,實現稻田氮肥高效利用[N];科技日報;2022年
        3 本報記者 陸成寬;水稻氮肥高效利用的操控者“現身”[N];科技日報;2021年
        4 本報記者 劉紅文;苗期棉田管理應注意哪些方面[N];阿克蘇日報(漢);2018年
        5 ;氮肥品種的科學選擇[N];江蘇經濟報;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訂購知網充值卡  訂購熱線  幫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


        亚洲无码无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