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meus"></acronym>

  • <td id="0meus"></td>

    <table id="0meus"><ruby id="0meus"></ruby></table>

      <table id="0meus"></table>

        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論文排版

        去留之間:唐代官員對“七十致仕”多元的傳統認知

        汪翔  郭靜  
        【摘要】:唐代官員對“七十致仕”的傳統認識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對主動致仕的肯定,包括未及七十和年及七十兩種情形;二是對年高體健在任的認同;三是對年過七十不致仕的批判,包括不伏致仕和形神衰耗兩種情形。在對致仕的傳統認知上,唐人表現出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健康因素為主要標準,以年齡因素為輔助標準。身體康健的年高官員,齡過七十而留任,亦可獲得認同;形神衰弱,年齡不及七十的官員亦應主動致仕。唐人根據實際情形而對“七十致仕”的傳統進行符合自身需求的解讀。

        知網文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1條
        1 張若衡;;北宋官員七十而致仕的禮與法[J];法制與社會;2009年18期
        2 王文濤;論漢代官吏七十致仕[J];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04期
        3 韓燕;;宋代官員七十不致仕現象探析[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8年04期
        4 楊榮國;;偉大的關切,科學的預示——為紀念馬克思誕生一百三十五周年逝世七十周年而作[J];歷史教學;1953年05期
        5 張創新;;中國古代官吏六十致仕始于何時?[J];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04期
        6 高楠;試析宋代官員官年與實年不符現象[J];史學月刊;2004年07期
        7 馮賢亮;;史料與史學:明清江南研究的幾個面向[J];學術月刊;2008年01期
        8 王珂;;“晏袤數《會要》一百卷”辨[J];中華文史論叢;2018年01期
        9 劉倩倩;;清代秀女管理模式探析——評《我在故宮七十年》[J];科技管理研究;2022年11期
        10 張箭;后周北宋之際的戶數[J];中國史研究;2002年01期
        11 何淑蘋;林宏達;;臺灣七十年來屈大均研究論著目錄(1949~2018)[J];廣州大典研究;2020年Z1期
         快捷付款方式  訂購知網充值卡  訂購熱線  幫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


        亚洲无码无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