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meus"></acronym>

  • <td id="0meus"></td>

    <table id="0meus"><ruby id="0meus"></ruby></table>

      <table id="0meus"></table>

        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論文排版

        甘草提取物對精煉植物油抗氧化作用研究

        潘東升  
        【摘要】:通過采用Rancimat法、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和煎炸性能試驗研究甘草提取物對精煉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棕櫚油)的抗氧化作用,并同時與人工抗氧化劑特丁基對苯二酚(tertiary butyl hydroquinone, TBHQ)和天然抗氧化劑維生素E進行對比。結果表明:甘草提取物對大豆油、菜籽油、棕櫚油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3種抗氧化劑的抗氧化效果由強到弱的排序為TBHQ甘草提取物維生素E。

        知網文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6條
        1 張桂英,李琳,郭祀遠,蔡妙顏;微波輻射環境中植物油某些化學特性的變化(英文)[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2期
        2 房芳;鞏志國;申雯軒;蔣艷;馮悅;劉秀玲;劉薇薇;蘇敏;;新疆高頻進口植物油中塑化劑含量及攝入風險評估[J];中國油脂;2021年12期
        3 劉娟;石國鳳;王天蘭;謝杭;王珊珊;陳紅艷;;乳汁手工皂與植物油手工皂的成分與功效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年11期
        4 張海飛;操凡;楊萍;張世元;於寧;;植物油基涂料研究進展[J];中國涂料;2021年03期
        5 李楚佳;廖定滿;;植物油抽提劑和正己烷的生產工藝研究[J];廣州化工;2020年19期
        6 鄭佳;;植物油健康營養解析指南[J];黑龍江糧食;2020年06期
        7 阿孜古麗·阿布力米提;;對目前油料油脂揮發物成分檢測技術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6年33期
        8 耿梅;;植物油:天然植物護膚神器[J];中國化妝品;2017年Z1期
        9 廖占權;潘亞東;施燕;;植物油廠的危險源、風險分析及其控制措施[J];糧食與食品工業;2017年02期
        10 李夢嬌;劉迪;馬海艷;高敬林;韓瑞;王斯琪;律濤;蔣曄;;皂化-冷凍-萃取法研究加熱或長期放置對植物油中短鏈脂肪酸含量的影響[J];中國油脂;2017年06期
        11 李倩;駱光林;;植物油基印刷油墨清洗劑[J];節能與環保;2007年07期
        12 潘梅娟;王曉輝;姚成;;植物油基多元醇的合成及其應用[J];現代化工;2007年S2期
        13 李秋生,楊繼國,楊博,林煒鐵,余若黔;不同磷脂酶用于植物油脫膠的研究[J];中國油脂;2004年01期
        14 張克炳;農家植物油如何變清亮[J];農技服務;2004年12期
        15 張效忠;降低植物油廠能源消耗的幾項具體措施[J];中國油脂;2002年02期
        16 甘業華;植物油廠用好自動料門的訣竅[J];四川糧油科技;200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0條
        1 王彥吉;王儉;;植物油的熒光分析[A];全國第六屆分子振動光譜學術報告會文集[C];1990年
        2 黃冬梅;史永富;錢蓓蕾;王媛;姜朝軍;;植物油中7種指示性多氯聯苯的GC-MS檢測方法探討[A];2008年全國有機質譜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回歸方程法測定植物油中人參總皂苷含量實例[A];2012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二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2年
        4 王真才;;植物油中砷的消化方法的探索[A];重慶市預防醫學會2006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5 蔡衛濱;樸香蘭;丁煜玥;李繼定;朱慎林;;等離子接枝改性膜用于植物油浸取中溶劑回收的研究[A];中國化工學會2011年年會暨第四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節水減排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6 楊代立;;關于植物油低溫生煉技術產品研發的營養價值論述[A];第十六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優秀論文集[C];2019年
        7 王航宇;趙文斌;但建民;劉金榮;謝建新;;紅花植物油理化性質檢測及亞油酸的富集[A];西部地區第二屆植物科學與開發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8 雷育榮;田海霞;盧曉靜;;功率超聲在植物油提取中的應用[A];2009年西安-上海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劉俊亭;王春媛;高利娜;舒翠霞;牛曉東;祝娟;宋洋;;用維生素E異構體鑒別地溝油[A];公共安全中的化學問題研究進展(第三卷)[C];2013年
        10 徐淑玲;魏芳;陳洪;;基于光化學衍生化技術的植物油中脂肪酸質譜分析方法研究[A];第三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摘要集-分會場7:環境與食品安全分析[C];2017年
        11 楊明;邵鵬;趙建業;沈甘霓;仝東超;劉佳;賈麗;;GC-MS雙內標法測定植物油中脂肪酸組成[A];第三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摘要集-分會場7:環境與食品安全分析[C];2017年
        12 胡銀洲;楊國良;賴世云;洪雅雯;任一平;張良曉;李培武;陸柏益;;衍生化氣相色譜-質譜法檢測劣質植物油中的甾醇氧化物[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13 姜瑩芳;尹兆明;張亞剛;馬莉;劉宣池;管述哲;王彩云;黃楠楠;岳巖;;新疆烏蘇產水飛薊油的脂肪酸組成和相對含量分析[A];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四十三分會:質譜分析[C];2016年
        14 蔣樹新;劉華良;馬永建;;在線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植物油中的苯并(a)芘[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17暨第十二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7年
        15 羅吉;魯冰山;黃妙玲;梅家齊;楊得坡;;分子蒸餾用于植物油精制及在芳香療法中應用的研究進展[A];第七屆中國香料香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6 許杰;;淺析影響植物油的劣變因素及其安全儲存方法[A];中國糧油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選集(綜合卷)[C];2002年
        17 余慧;李瓊;張婉萍;武曉劍;崔儉杰;鄭蕓蕓;;植物油和礦物油對皮膚水分含量及經表失水率的影響對比[A];第九屆中國化妝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2年
        18 Henk de Jager;;生活中的油脂[A];2004年中國化妝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9 劉養清;趙平;王秀文;韓毅麗;;利用FTIR法快速鑒別植物油、動物油及礦物油[A];2008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甘肅省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20 陳躍;苑金鵬;王志偉;張春昳;劉婭平;;芝麻油中摻偽植物油種類及摻偽量鑒別[A];第八屆食品質量安全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陳通;基于GC-IMS技術的植物油品質分析方法研究[D];江蘇大學;2020年
        2 王強;番茄紅素高產菌株三孢布拉霉的選育及其發酵和提取工藝研究[D];江南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0條
        1 馬永亮;植物油光電參數數據綜合分析系統設計[D];河南工業大學;2015年
        2 吳伯彪;植物油光電特性檢測技術的研究[D];河南工業大學;2014年
        3 唐川惠;α-生育酚在四種植物油中的抗氧化規律研究[D];江南大學;2020年
        4 吳越;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分析與提取[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5 花錦;進出口油料和植物油中77種多農藥殘留檢測方法的建立[D];山西農業大學;2014年
        6 趙志蕾;基于熒光光譜與深度學習的植物油品質鑒別研究[D];燕山大學;2021年
        7 趙方方;油料油脂揮發物成分檢測技術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2年
        8 徐子揚;高油酸植物油在加熱過程中的組分變化與評價[D];江南大學;2020年
        9 于海坤;牛油與植物油復配脂肪酸平衡調和油的研究及品質分析[D];沈陽農業大學;2022年
        10 孫慧珍;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的測定及其受熱過程中的變化規律[D];山東農業大學;2016年
        11 張靜靜;改性植物油的流變學性能[D];武漢工業學院;2011年
        12 張仁梅;植物油中黃曲霉毒素的紅外檢測法及瓊脂糖光學特性研究[D];暨南大學;2016年
        13 殷俊俊;谷維素與甾醇結合交聯固化植物油的規律研究[D];河南工業大學;2015年
        14 尤堅萍;官能化植物油的交聯固化及其緩/控釋材料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5年
        15 周芳芳;天然薄荷油、姜油和橄欖油品質鑒定與分析[D];安徽農業大學;2015年
        16 耿曼璐;植物油甘油三酯及其氧化聚合物分析方法研究[D];河南工業大學;2017年
        17 韓山山;磷脂與游離脂肪酸對植物油煙氣形成與氧化穩定性的影響研究[D];江南大學;2014年
        18 葉沁;基于FTIR技術的食用油摻假分析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5年
        19 羅詩棋;植物油高溫加熱過程中有害物產生變化規律研究[D];武漢輕工大學;2015年
        20 杜治波;幾種植物油高溫老化的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記者 付超;植物油抽提溶劑實現食用油質量產能雙贏[N];新疆科技報(漢);2015年
        2 劉霞;衛矛種子可提煉出獨特植物油[N];科技日報;2010年
        3 記者 馬愛平;生物酶讓油脂從油料中綠色分離[N];科技日報;2017年
        4 本報記者 王方;食用油標準也應立足國情[N];中國科學報;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訂購知網充值卡  訂購熱線  幫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


        亚洲无码无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