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meus"></acronym>

  • <td id="0meus"></td>

    <table id="0meus"><ruby id="0meus"></ruby></table>

      <table id="0meus"></table>

        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論文排版

        低溫等離子體對低鹽泡菜生花腐敗的抑制及貯藏期品質的影響

        侯新磊  趙楠  葛黎紅  梅源  曾雪晴  嚴文靜  章建浩  
        【摘要】:由微生物引起的低鹽泡菜包裝產品腐敗及品質劣化已成為限制泡菜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為克服這一問題,本實驗采用介質阻擋放電(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低溫等離子體技術,以微生物數量、理化指標、色差、質構及揮發性風味物質為指標,探究DBD低溫等離子體對低鹽即食泡菜生花腐敗的抑制及貯藏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在微生物方面,與對照組相比,在貯藏期間DBD低溫等離子體處理使菌落總數對數值降低1.54~3.55(lg(CFU/g)),酵母菌數對數值降低2.12~4.21(lg(CFU/g)),能夠完全殺滅大腸菌群并保留一定數量的乳酸菌,同時抑制產膜酵母生長,有效控制貯藏期間低鹽泡菜生花腐敗。在理化指標方面,DBD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可抑制pH值上升,DBD低溫等離子體處理組泡菜脆度、亮度、黃度及總酸質量濃度明顯高于巴氏殺菌組;雖然處理后亞硝酸鹽質量濃度較巴氏殺菌組有所上升,但總體遠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含第1號修改單)》限量,且隨發酵進行,亞硝酸鹽質量濃度逐漸降低至3.13 mg/L。在揮發性風味物質方面,DBD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后短時間內對泡菜主體風味物質影響不大,貯藏期間可抑制二甲基硫化物含量增加導致的異味。結論:DBD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可在保證貯藏期間低鹽泡菜品質特性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其生花腐敗。

        知網文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8條
        1 杜曉蘭;楊文敏;黃永強;陳曙光;朱宗帥;黃蘇紅;黃明;;基于頂空氣相離子遷移譜比較3種加工方式對番鴨肉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影響[J];食品科學;2021年24期
        2 張文婷;孫健;朱紅;岳瑞雪;張毅;馬晨;徐飛;鈕福祥;;基于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7種不同品種甘薯全粉揮發性風味物質[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2年01期
        3 邵洋洋;郜海燕;劉瑞玲;房祥軍;陳杭君;;采收方式對雙孢菇采后品質與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影響[J];食品科學;2022年05期
        4 彭秋菊;嚴江;陳國平;綦艷梅;苗志偉;;牛肝菌揮發性風味物質的研究進展[J];食品科技;2022年06期
        5 康波;段鑫銳;張小龍;付彩霞;汪超;徐寧;;不同地區調味料酒的揮發性風味物質研究[J];中國調味品;2022年09期
        6 葛怡青;仝濤;;新鮮蔥姜蒜混合物與炒制后的蔥姜蒜油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對比研究[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2年17期
        7 曾健;林良靜;莫梅清;黃立標;許朝輝;高向陽;;不同原料發酵原醋中揮發性風味物質成分分析[J];中國釀造;2022年09期
        8 孫嘉卿;馮濤;王凱;莊海寧;宋詩清;姚凌云;孫敏;王化田;;普洱茶揮發性風味物質富集與分析技術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22年18期
        9 解春芝;舒德昌;毛曉悅;郭敏;陳婷;劉恩岐;;低鹽菌菇湯發酵過程中揮發性風味物質動態變化研究[J];農產品加工;2022年18期
        10 董雅靜;劉英濤;于寧;孫旖旎;邢冉冉;鄧婷婷;張九凱;潘明飛;陳穎;;基于頂空氣相色譜-離子遷移譜法分析脫脂處理對牛乳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影響[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2年19期
        11 王燕;胡強;王延云;顧欣然;;傳統食品豆腐泡加工前后揮發性風味物質成分分析及比較[J];中國調味品;2021年07期
        12 郝卓莉;楊萌;劉亞敏;陳玉峰;;不同酶處理對鱈魚揮發性風味物質影響的主成分分析[J];中國調味品;2021年08期
        13 王思婷;賈利蓉;段飛霞;李大飛;張浩巖;田其明;鐘定江;;凱里白酸湯發酵過程中揮發性風味物質的變化[J];中國調味品;2020年05期
        14 蘇可珍;羅楊合;李官麗;梁寧;聶輝;黎小椿;;芋頭揮發性風味物質的研究現狀[J];食品工業;2020年04期
        15 高子武;王恒鵬;吳鵬;屠明亮;吳丹璇;孟祥忍;;肌原纖維蛋白對揮發性風味物質吸附作用研究進展[J];肉類研究;2020年09期
        16 孫子羽;滿都拉;陳佳;劉婷;溫慧;陳忠軍;;黑枸杞乳清酒發酵工藝優化及揮發性風味物質分析[J];中國釀造;2019年11期
        17 杜曉敏;劉文俊;張和平;;傳統酸馬奶發酵過程中揮發性風味物質動態變化研究[J];中國乳品工業;2017年05期
        18 劉雅娜;蘇里陽;魏小溪;李曉楠;楊海燕;;不同復熱方式對烤全羊食用品質及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影響[J];食品科技;201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6條
        1 付光中;章超樺;吉宏武;解萬翠;高加龍;盧虹玉;;發酵型蝦風味料的揮發性風味物質分析[A];2009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棟;王華;錢存衛;邢蓉;;鹽城特色白酒五醍漿中的揮發性風味物質研究[A];第三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摘要集-分會場7:環境與食品安全分析[C];2017年
        3 陳玉香;張雯;蔡琪琪;倪莉;;發酵溫度對異常維克漢姆酵母產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影響[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4 張智翠;王川;;麻辣燙揮發性風味物質的研究[A];第七屆中國香料香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韓舜愈;蔣玉梅;張盛貴;祝霞;齊治國;;成熟度及成熟條件對蘭州“大接杏”風味的影響[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五屆年會暨第四屆東西方食品業高層論壇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張春芳;楊文鴿;徐大倫;樓喬明;歐昌榮;;響應面法優化美國紅魚肉揮發性風味物質SPME萃取條件[A];2012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7 董曉博;黃文;劉璐;邊銀丙;劉瑩;;熱風干燥及復水對香菇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影響[A];中國菌物學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7年學術年會摘要集[C];2017年
        8 徐鍇;江博瓊;孫玉海;姚水良;;不同催化劑載體對等離子體降解甲苯路徑影響的原位紅外研究[A];第二十四屆大氣污染防治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20年
        9 張涵;秦磊;劉宏偉;徐獻兵;杜明;王震宇;朱蓓薇;董亮;;海參制品風味構成特點研究[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6年
        10 蘇鵬;王立敏;;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紡織品中的應用[A];第八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1 王強偉;Md Ramim Tanver Rahman;王洪新;;鮮姜、姜粉和姜汁飲料中揮發性風味物質比較[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12 許延濤;梁勝男;黃壽恩;劉永樂;楊子江;周尚庭;蔣雪薇;;高鹽稀態發酵醬醪中產乳酸風味細菌的篩選及應用研究[A];益生菌:技術及產業化——第十三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摘要集[C];2018年
        13 顧以韌;梁艷;楊雪梅;陶璇;鐘志君;陳曉暉;龔建軍;呂學斌;;豬肉風味物質沉積規律研究[A];中國豬業科技大會暨中國畜牧獸醫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年
        14 劉軍;廖森泰;鄒宇曉;施英;劉凡;沈維治;穆利霞;;桑葉/桑椹基料對廣式月餅品質風味的影響[A];全國家(柞)蠶資源高值化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15 黃紫燕;晁岱秀;朱志偉;曾慶孝;;鹽漬魚酶解制備魚露及揮發性風味物質的研究[A];“亞運食品安全與廣東食品產業創新發展”學術研討會暨2009年廣東省食品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6 鄭旭;黃旭輝;杜明;徐獻兵;秦磊;;不同揮發性化合物萃取方法結合多同位素內標GC-MS定量檢測的對比研究[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劉歡;北京烤鴨關鍵揮發性風味物質鑒別及其形成機制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20年
        2 王蔚新;酸魚發酵過程中蛋白質降解及其風味形成機制研究[D];江南大學;2017年
        3 沈清;中國傳統菜肴“梅干菜扣肉”的特征風味和抗油脂氧化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20年
        4 翁麗萍;養殖大黃魚和野生大黃魚風味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0條
        1 王丹;發酵乳中揮發性風味物質的測定及其色譜指紋圖譜分析[D];內蒙古農業大學;2017年
        2 凌慧芳;豉香型白酒陳肉醞浸工藝中揮發性風味物質及微生物的研究[D];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19年
        3 周子文;白腐乳工藝優化及品質分析研究[D];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19年
        4 李柳冰;鴿湯的制作工藝及其特征風味研究[D];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19年
        5 童紅甘;鉀鹽替代對傳統板鴨風味品質的影響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9年
        6 盧嘉懿;乳酸菌發酵果蔬汁風味品質研究與控制[D];華南理工大學;2019年
        7 李楊薇宇;預調理冷鮮牛排加工工藝及其品質變化研究[D];四川農業大學;2018年
        8 蔣林利;菜籽油加工與儲藏過程中揮發性風味物質變化規律研究[D];西華大學;2019年
        9 趙曉策;灘羊肉煮制過程中揮發性風味物質形成及變化研究[D];寧夏大學;2019年
        10 劉暢;蘋果汁微生物與風味物質分析[D];天津科技大學;2015年
        11 謝晶;速溶米糠粉制備及其相關性質的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7年
        12 劉亞兵;發酵牛干巴的制備及其貨架期的預測[D];貴州大學;2018年
        13 張涵;海參及其發酵制品風味構成研究[D];大連工業大學;2017年
        14 朱赟;寧鄉花豬肉品質特性及保鮮技術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7年
        15 龔姚謙;加工工藝對芷江鴨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影響[D];湖南農業大學;2020年
        16 代敏;保鮮乳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分析與調控[D];東北農業大學;2006年
        17 沈君臣;鴨肉制品揮發性風味物質研究及產品開發[D];合肥工業大學;2010年
        18 周芳;醬肉加工工藝及揮發性風味物質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19 王金美;大頭菜新工藝及揮發性風味物質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0 李娜;燒雞揮發性風味物質分析及貨架期延長技術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鄭煥斌;美國發明低溫等離子體消毒法[N];科技日報;2003年
        2 ;美國發明低溫等離子體消毒法[N];今日信息報;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訂購知網充值卡  訂購熱線  幫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


        亚洲无码无播放器